【名家訪談】上海新大陸鴿舍邱嗣高先生專訪
發(fā)表時間:2008-10-15 10:42:08
瀏覽數(shù):48572
轉(zhuǎn)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
本刊記者:何建民 采訪編輯:劉靜

對于邱嗣高先生,國內(nèi)不少鴿友可能早已熟悉。上世紀70年代中至上世紀80年代末,邱先生就已活躍在上海鴿界,積極地參與賽鴿運動。2003年,在闊別上海近二十年后,邱先生回到上海并組建了“新大陸鴿舍”,又重新開始了他的賽鴿之路。邱先生的種鴿來自甘納斯,由于他與甘納斯先生的關(guān)系非常好,所以可以在其鴿舍隨意挑選鴿子。鴿舍現(xiàn)有賽鴿棚12間,種鴿棚15間,種、賽鴿500多羽,其中種鴿150羽,且都是鴿王的后代。
兒時夢想
受其叔叔養(yǎng)鴿的影響,邱嗣高先生自5歲起便開始接觸賽鴿。后由于“文革”養(yǎng)鴿愛好被迫終止,上海鴿會也停止了一切活動。當“文革”末期上海鴿會一恢復(fù)活動,邱先生就立即投身于賽鴿運動。1975年建棚并在當年宿縣500公里比賽中他的賽鴿獲得了冠軍。之后年年終點站歸,其中1979年上海第一次超遠程比賽只回來13羽,其中就包括邱先生的愛鴿。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由于在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的工作比較繁忙,他的養(yǎng)鴿之路漸漸走入低谷。1988年離開上海前往加拿大之前,他把所有的種鴿都送給了上海鴿友。

他鄉(xiāng)養(yǎng)鴿路
在加拿大,即使在讀工商管理碩士的兩年里,他也從未舍棄過對賽鴿運動的喜愛和追求。他長年訂閱歐美的信鴿雜志,閱讀各種信鴿書籍資料,密切關(guān)注歐美信鴿運動的發(fā)展,并利用假期走訪歐美名家鴿舍。學業(yè)完成并留在大學工作后,邱先生的養(yǎng)鴿情又復(fù)蘇了。于是他在郊區(qū)買了套房子,并在后院搭建了鴿舍。其實在那段時間里他的工作非常繁忙,生活也非常艱苦。盡管如此,他仍然一有時間,一有積蓄就都花在了信鴿身上。由于當時最近的一個鴿會離他的家也要有150公里,且只有幾位會員,而他的工作又需要經(jīng)常出差,所以在加拿大期間他很少參加比賽,只是飼養(yǎng)信鴿,并把作出的一些幼鴿送到上海的朋友那里參加比賽。盡管養(yǎng)鴿間斷過,但是他對賽鴿運動的興趣卻從來沒有停止過。

為了賽鴿,他回到了上海
在國外可以養(yǎng)鴿,但是卻沒有機會參加信鴿比賽,這的確是一大憾事!所以邱先生始終有一個愿望,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鴿壇親身體驗賽鴿的樂趣。當時邱先生有兩個想法:一是搬到美國,找一個賽鴿運動氣氛較濃烈且密集的地方落戶(美國有1萬多會員, 但是居住得比較分散);另一個想法就是回國,回到上海來養(yǎng)、賽鴿。正好2003年邱先生所在的加拿大環(huán)境咨詢公司要到中國來開拓業(yè)務(wù),所以借此機會他就回到了上海。

選址、建棚、參賽
邱先生回到上海后在南匯區(qū)最東南角找到了7畝空地,一切從零開始。當年10月份鴿棚建好后,他用從加拿大帶回來的鴿子馬上作育出了幼鴿并參加了2004年春天的比賽。這是邱先生回國后參加的第一個賽季,他用幾個月大的晚生鴿參加了浦東俱樂部的比賽,結(jié)果有8羽賽鴿飛進了前25名,成績令鴿友們瞠目,印象深刻。 隨后的幾場比賽他的賽鴿也獲得了不俗的成績,如上海市500公里大賽第9名等。
邱先生的鴿舍位于上海市的最東南角,離東海邊很近。上海市舉辦的絕大多數(shù)比賽的放飛地都選擇西北方向上的河南或安徽。在河南或安徽境內(nèi)風力還不是很大,有時還是順風,但是一進入江蘇風力就會加強,且往往都是逆風,越接近上海風力越大,鄰近邱先生鴿舍時風力會最大,所以邱先生的賽鴿不僅飛得空距遠,而且還要在極度疲勞的狀態(tài)下頂著強勁的逆風飛完全程,所以他的賽鴿能取得好成績真是不易呀!
對于鴿棚位置的選擇,邱先生不無遺憾地說:“由于當時選址時沒有對上海的氣象資料做更多的收集和研究,所以沒有考慮上海的主導風向。在春秋賽季時,上海多以東南風或偏東風為主,這樣我的鴿棚建在上海的東南面就非常地吃虧。如果現(xiàn)在讓我重新選擇的話,我會選擇靠近西面的地方建鴿棚。”
幸運的是,邱先生的鴿棚雖然地處南匯區(qū),但是他仍然能經(jīng)常參加浦東區(qū)的比賽。浦東區(qū)鴿會是上海市最大的一個鴿會,上海鴿協(xié)1/3會員都在浦東區(qū),大概有3000多人。盡管浦東區(qū)本會的賽事不對外開放,但鄰近地區(qū)的鴿友仍可以參加浦東區(qū)的俱樂部比賽和特比環(huán)比賽。由于他在浦東區(qū)的俱樂部比賽中取得了許多不俗的成績,尤其是在2005年浦東新區(qū)幼鴿特比環(huán)大獎賽中獲得了冠軍和亞軍,共入賞13羽,所以浦東區(qū)鴿會曾在2006年仿照歐洲的做法拒絕他參賽,以便給其他鴿友更多獲勝的機會。但從2007年浦東區(qū)鴿會又恢復(fù)了非會員可以參加特比環(huán)和俱樂部比賽的資格。由此可見,邱先生賽鴿的威力產(chǎn)生了多么大的影響。

賽鴿的樂趣
雖然邱先生獲獎無數(shù),但是最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是2005年5月29日上海市商丘大獎賽700公里比賽。在這次大賽中,他的賽鴿獲得了冠軍和亞軍,而且這兩羽賽鴿是同時歸巢的,隨后又有兩羽賽鴿分別獲得了第7名和第9名,共有16羽賽鴿入賞。此次商丘大獎賽是早上5:40開籠放飛的,一路逆風,下午5:18邱先生的兩羽愛鴿在飛行12小時后歸巢,比賽結(jié)束后這兩羽賽鴿都被留下作種了。它們作育的后代有3羽賽飛成績不錯,尤其是其中的一羽“金馬新星”,在全市的比賽中七八次高位入賞。
除了雇工人打掃衛(wèi)生外,鴿棚其余的工作全部由邱先生親自來做,如種鴿雌雄分棚,配對休息,鴿舍擴建,鴿子的喂養(yǎng)、保健品的添加、鴿子的抗蟲等,因為賽鴿是邱先生的唯一愛好。用邱先生的話說:“辛苦工作一輩子了,也該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,也算圓自己兒時的夢吧!”今年他買了80個特比環(huán),其中包括40個三關(guān)賽的特比環(huán)。最后他希望各級鴿會組織能把鴿王和最佳鴿舍的評比做起來,他認為只有朝這個方向不斷地努力中國才能走向世界,真正和國際接軌,被國外鴿友承認。


部分成績?nèi)缦拢?/span>
2004年浦東新區(qū)俱樂部大獎賽600公里冠軍、亞軍;
2004年浦東新區(qū)俱樂部大獎賽428公里亞軍;
2005年南匯350公里大獎賽冠軍、亞軍;
2005年上海市商丘大獎賽冠軍、亞軍;
2005年寶山全市公開大獎賽400公里冠軍;
2005年浦東新區(qū)幼鴿特比環(huán)大獎賽冠軍、亞軍;
2006年春黃浦公開大獎賽387公里亞軍;
2006年春浦東一歲鴿特比環(huán)600公里冠軍(邱楊鴿舍);
2006年春上海一歲鴿特比環(huán)700公里冠軍;
2006年秋上海市郯城大賽504公里冠軍(邱楊鴿舍);
2006年秋上海市泰安精英賽702公里亞軍;
2006年市俱樂部秋三站544公里冠軍;
2006年上海市年度總決賽544公里4名;
2007年上海市上工元旦杯485冠軍、亞軍;
2007年上海市上工公開大獎賽431公里冠軍、亞軍、季軍;
2007年上海市虹口公開大獎賽397公里冠軍、季軍;
2007年上海市南匯400公里冠軍、亞軍、季軍;
2007年上海市沭陽400公里幼鴿賽亞軍(邱楊鴿舍);
2007年上海市泰安精英賽702公里季軍;
2007年上海市賽鴿俱樂部秋三站冠軍、季軍;
2007年上海市第十一屆幼鴿特比環(huán)賽22名;
2007年上海市浦東俱樂部公開賽冠軍、亞軍;
2007年上海市幼鴿排名賽20名;
2008年上海市浦東俱樂部大獎賽440公里亞軍;
2008年浦東三關(guān)賽第一關(guān)440公里冠軍;
2008年上海500公里大賽,33367羽季軍(邱楊鴿舍);
2008上海市迎奧運大獎賽亞軍;
2008年浦東俱樂部大獎賽562公里冠軍、亞軍。

免責聲明:本網(wǎng)凡是由用戶發(fā)布的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資料,其真實性、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(fā)布人自行承擔,并負法律責任。賽鴿資訊網(wǎng)不提供任何保證,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