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幼鴿賽是秋賽中的重頭戲。參加秋季幼鴿賽的選手鴿經過5-6個月的飼養(yǎng),到8月份己出落得活潑伶俐,人見人愛了。要想在秋季幼鴿賽上取得好成績,現在就應加強訓放工作。其訓放的重點就是要掌握好訓放的節(jié)奏與營養(yǎng)的搭配。幼鴿賽選手鴿的訓放距離應控制在250公里以內,不然,因選手鴿的年齡太小而飛傷,形成不可復原的內傷而失去作為選手鴿的資格。另外,重點要在離舍100公里的地方多放,而且還要單放。因為幼鴿賽決賽放飛后,賽鴿放飛6-7小時后,如定向準確,一般賽鴿就飛到了離舍100公里左右的地方了。而此時也是賽鴿體力和精力到了剛開始放飛時一鼓作氣的邊緣,成與敗也到了關鍵時刻。如果平時在這個地方多訓并且單訓了,那賽鴿飛到這個位置會因熟悉的地形而充滿自信,會再鼓斗志,順著早己飛熟的路線直接朝鴿舍飛歸。但是訓放的節(jié)奏要掌握好,也就是要有度,不能把選手鴿的體能放垮了、精神放疲了。訓放的間隔期和距離要視選手鴿的狀況來調整,一般應該是“遠-近”來輪流放。比如說訓放了一次100公里,回過頭來放一次20公里作為一個調整,再放100公里或150公里。訓放期的營養(yǎng)要搭配合理, 要跟上。要隨著訓放距離的增加而逐漸增加營養(yǎng),用飼料來保證選手鴿所需的營養(yǎng),以及調節(jié)選手鴿的高峰狀態(tài),從而保證選手鴿以充沛的體能在顛峰期參加決賽。